现在劳动者在领到工资前,会受到一张工资条,工资条上显示了这个
现在劳动者在领到工资前,会受到一张工资条,工资条上显示了这个月工资组成部分和最后可以拿到多少工资,其中有一项是岗位工资,那么岗位工资是什么意思?我们在下文就为您简要分析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岗位工资是什么意思?
岗位工资是指以岗位权利、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技能、重要性(对产品关键度、质、量)、安全系数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岗位工资制度是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合的薪酬管理办法,具有较好的分配激励作用。
二、岗位工资的优缺点
1、优点
(1)薪酬分配相对公平。岗位工资制是建立在规范的工作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岗位评价确定各岗位价值,确保薪酬分配的内部公平;通过对关键岗位进行针对性的市场调查,从而可以实现薪酬分配的外部公平。
(2)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岗位工资制明确了各岗位的工资数额,使员工易于理解并接受,能够增加薪酬的透明度;岗位工资制操作简便,易于维护。
(3)易于考核。因为岗位职责明确、责权匹配,因而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易于推进和取得成效。
(4)成本可控并且较低。因为岗位工资标准明确,岗位编制确定,因此测算岗位工资比较准确、容易,另外由于没有对超过岗位要求的能力给予报酬,因此工资成本相对较低。
岗位工资制的实行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管理基础:第一,能将公司岗位划分为合适的序列和层级,能明晰各岗位的责权匹配,同时对各岗位的任职资格有明确的认定;第二,可以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并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尽量减少“人才浪费”以及“拔苗助长”的现象。
2、岗位工资制也有以下不足之处:
(1)岗位工资制要求责权匹配,在某个特定岗位的员工,往往只关注自己岗位的工作,对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通常漠不关心,这对团队氛围的养成是不利的。
(2)缺乏灵活性。由于岗位工资制对各岗位的工资数额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在操作上不够灵活。
(3)使用范围有一定限制。岗位工资制适用于大部分岗位工作,但对某些知识密集型岗位以及需要丰富经验的岗位(诸如律师、设计师、咨询顾问等),使用岗位工资制便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类性质的工作,虽然岗位相同,但不同任职者创造的价值可能差别非常大,实行岗位工资制对薪酬的公平目标提出了挑战。
三、岗位工资的计算方法
岗位工资计算公式如下:
S= K×(1+N×Q);
S- 岗位工资;K-职层工资基数;N-所在职层的职级数;Q-级差系数。
现在劳动者工资的组成部分,很大一块就是岗位工资,不同的岗位,岗位工资是不一样的,对劳动者而言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所以看待岗位工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有什么问题,我们建议登陆网站找专业律师服务。
·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是必经程序吗?
近年来,随着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动者和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的案件数量也随之上涨。发生劳动纠纷后,对于解决纠纷的方式,很多职工却不是很了解。接下来,我们就您极为关注的劳动合同争议仲裁......
·最新严重骨折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有哪些?
国家制定法规保障工人的劳动权益及人身安全,所以当工人在用人单位为其购买了工伤保险期间,在工作时发生工伤是能向用人单位所要赔偿的。根据法律规定把工伤的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赔......
·一、聘书和劳动合同一样吗?
一、聘书和劳动合同一样吗?聘书和劳动合同不一样,聘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立劳动关系的,应当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
·上下班路上自已摔倒受伤属于工伤吗
上下班路上自已摔倒受伤属于工伤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
·公司以不合格辞退员工怎么办?
公司以不合格辞退员工怎么办?一、公司以不合格辞退员工怎么办?应当说明辞退原因,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一)款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但......
·劳动关系备案没有解除怎么办?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后,应该拿着合同到就业服务中心备案。当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企业也要及时的将备案解除,否则会影响到职工今后应聘新单位。有时候,因为企业疏忽,......
·辞退需要开具离职证吗吗?
辞退需要开具离职证吗吗?被公司辞退有权要求公司开离职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
·南京工伤赔偿的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南京工伤赔偿的申请流程是怎样的一、南京工伤赔偿的申请流程是怎样的1、用人单位至参保所在地区(县)社保分中心。2、个人至各街道、镇(乡)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或各区(县)社保分中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