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对连带债务人放弃该怎么办?
债权人对连带债务人放弃该怎么办? 一、债权人能否放弃对连带责任保证人中的一人的诉权,即能否仅仅起诉其他保证人?
担保法司法解释第20条规定:“连带共同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
因此,可以看出,保证人之间并非必要、不可分之诉,债权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若干保证人进行诉讼。
二、其他保证人能否相应减免保证责任?
(1)关于减免保证责任:
担保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该规定未区分是债务人提供的物的担保还是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担保,被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六条所替代,即“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上述两条规定均明确了仅当债权人放弃债务人提供的担保财产上的担保物权时,其他担保人(含保证人)才在债权人放弃权利范围内免除责任。也就是说,债权人放弃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担保,并不能构成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免责要件。无论第三人提供的是物的担保还是保证,都只是第三人提供担保的一种方式,债权人放弃第三人提供的保证的,同样不能使其他保证人减免相应的责任。至于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如何保障其合法权益,可以启动新的诉进行救济,选择向债务人或其他保证人进行追偿。
(2)关于保证人的追偿权:
担保法司法解释第20条规定:“……连带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向债务人不能追偿的部分,由各连带保证人按其内部约定的比例分担。没有约定的,平均分担。”
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法释《关于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向其他保证人行使追偿权问题的批复》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一人或者数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要求其他保证人清偿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在保证期间内向未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主张过保证责任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多个债务人与一个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处理问题上,当“债权人对连带债务人放弃”时,可以要求其他保证人来承担债务。在此类关系中,债务人与保证人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分的利益共同体,因而共同承担债务。以上即为对“债权人对连带债务人放弃该怎么办?”问题的解答,如您想要了解更多法律问题,您可以至网站,我们可以提供给您各种的法律知识和帮助。
·公司债券利息由谁确定
公司债券利息由谁确定(1)预期企业经济效益预期的企业经济效益就是指企业用发行债券的收入进行投资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这一经济效益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的测算,并且要考虑企业产品成本、价格......
·怎么对离婚共同债务清偿
怎么对离婚共同债务清偿《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清偿。所谓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为共同生活、履行抚养、......
·刑事拘留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刑事拘留条款是如何规定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提及刑事拘留,那么说明犯罪的行为已经达到刑事量刑的程度,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刑事拘留必须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那么刑事拘......
·给老板做事欠钱不还怎么办?
给老板做事欠钱不还怎么办?若形成了劳动关系,则要在考虑时效的前提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若不是劳动关系,可直接向法院起诉。1、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
·丈夫个人借钱写借条让老婆担保可以吗
丈夫个人借钱写借条让老婆担保可以吗一、丈夫个人借钱写借条让老婆担保可以吗?丈夫个人借钱写借条可以让老婆担保,法律并没有禁止担保人和借款人是夫妻关系,也就是说可以是夫妻相互担保,但......
·有凭证打了借条不还怎么办?
有凭证打了借条不还怎么办?有凭证打了借条不还可以携带借条直接到法院来进行起诉,在这种情况之下,有证据证明存在借款事实,可以到法院进行起诉。有凭证打借条不下款在法律上即代表两人之间的借......
·债权人与债务人合同混同是什么意思?
债权人与债务人合同混同是什么意思?债权人与债务人是权利义务关系,债权人享有债权,债务人履行债务。但是在实践中出现债权人与债务人合同混同的情况,那么债权人与债务人合同混同是什么意思......
·离婚后女方要一起还债务吗
一、离婚后女方要一起还债务吗?离婚后女方要一起还债务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在婚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上,夫妻离婚应共同承担债务。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