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哪些
法律中规定医疗事故罪属于过失犯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话,那还不能认定构成此罪。另外,构成此罪的主体也是比较特殊的,换言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可以触犯医疗事故罪的。那到底法律中对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如何规定的呢?我们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哪些
我国《刑法》第335条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如何正确认定医疗事故罪,应正确把握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医务人员,即直接从事诊疗护理工作的人员。医务人员具体包括国家、集体医疗机构中的各种医生、护士、药剂人员,以及经主管部门批准开业的个体行医人员。医疗机构中从事与诊疗护理无直接关系的工作人员和非医疗机构的人员均不能构成本罪。那么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行政工作的医务人员能否构成医疗事故的主体资格呢?由于诊疗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能享受这种特惠的人员显然是与诊疗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有关的人员。与诊疗护理工作有关的判断标准,并不在于行为人的职务,而是在于其职责。落实到行为方式上,只有那些违反了诊疗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的,才能享受这项特惠政策,而违反了与诊疗护理工作无直接关系的规章制度的,则与诊疗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无关,不应享受这种特惠,也就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行政人员有的职责与诊疗护理工作无直接关系,如财务人员等,这些人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有的职责范围既包括与诊疗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又包括与诊疗护理工作无关系的内容,如医院的业务副院长,对于这类人员能否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关键看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发生在行为人行使哪种职责时,如发生在履行与诊疗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职责中,则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二、医疗事故罪的过失包括哪些情形
医疗事故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所谓过失,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应当预见到自己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的行为,可能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已经预见到自己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的行为,可能发生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知道,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医务人员,如果是其他人员那是不能构成此罪的。由于此罪是过失犯罪,无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此时都是按照医疗事故罪来定罪处罚的。而在实际处罚的时候,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做出。
·医疗责任事故罪应如何认定?
医疗责任事故罪应如何认定?一般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如果造成的当事人死亡或者是受到严重伤害的,就有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那么,医疗事故罪应该如何来进行认定?下面,就简要讲述一下有关医疗......
·医疗纠纷鉴定程序是什么
医疗纠纷鉴定程序是什么1、诉前准备工作。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的情形有哪些
一、二级甲等医疗事故的情形有哪些造成下列一情形者,列为二级甲等医疗事故:1.植物人。2.昏迷,临床确认为可恢复者。3.疾呆。4.严重智力障碍。5.双目失明。6.双目视力小于一米指数,经治疗......
·医疗纠纷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医疗纠纷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水平不一致,以及人们的观念还未转变过来等因素导致了我国的医患关系极其紧张,很多医闹、袭击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不得不让人们对医疗系统的......
·医院误诊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医院误诊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医生虽然比普通人更清楚该如何治病救人,但不同的医生在职业方面的素质、水平不一样,因此即使是医生也是有可能出现误诊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我们也应该适当的理......
·医疗事故受害者需要承担哪些举证责任
医疗事故举证,实行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受害人应当就自己受损害的事实和接受过医疗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损害包括病员生命和健康的损害,患者本人及其亲属的财......
·医患纠纷的预防与解决有什么方法
医患纠纷的预防与解决有什么方法医患纠纷问题在当前社会非常常见,虽说医患纠纷问题的处理机制当前已经非常成熟,但是解决问题方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纠纷出现的情况,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去减......
·工伤走了医保怎么处理
1、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索赔;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