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债权债务律师
律师热线 13951899110
民间借贷工程欠款违约责任债的履行
讨债兵法逃债伎俩债的担保债的移转
首页 >>文章

工作中能够克扣单位员工工资吗

我们发现有时候自己计算出来的工资数额与单位最终支付的工资数额是不一致的,而经过自己反复核对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单位克扣了自己的工资。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不仅就要问了,工作中能够克扣单位员工工资吗?详细内容请跟随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能够克扣单位员工工资吗
  
  国家劳动法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第十五条中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这里的克扣指用人单位无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情况:
  
  1、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过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明确规定的;
  
  3、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
  
  4、因劳动者请事假应扣发的。
  
  二、单位无故克扣员工工资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根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因此,如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员工的工资,员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如用人单位仍不肯支付,员工可以向有关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及赔偿金。当然员工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判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经济补偿、赔偿金。
  
  员工常常会担心自己的举报或提起仲裁会使自己面临一些风险,例如用人单位可能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印象,甚至可能想办法将自己解雇。应该说所有的维权行为都会面临一些风险,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权益,并留意搜集各种证据,包括证明自己在此用人单位工作过,以及该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员工的工资的事实等等,以便自己在劳动争议中获得有利地位。
  
  实践中,克扣单位员工工资也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对于个税、社保费用,其实这只能说是代扣,毕竟扣下来的钱也没有进公司的口袋。但如果是违法克扣工资的话,这样的行为就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了。而要是遇到单位无故克扣工资的话,此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进行维权。
  
  

·工程分包合同模板是怎样的
      工程分包合同模板是怎样的?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工程来说,其包括很多子工程,如钢筋混凝土工程、电气工程等。工程发包人通常会将工程分包,交给不同的专业施工队伍完成。为了避免纠纷,保障工程质......

·事业单位事假怎么扣工资?
      事业单位事假怎么扣工资?一.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1.公司的员工因自身原因或其他原因向公司提出请事假,如果全年请事假的时间累计起来没有超过二十天或者一次性事假的请假时间没有超过十五天......

·劳动合同未写工资是否违法
      劳动合同未写工资是否违法这种情况是违法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九大要素。该九类要素为......

·在劳动期限即将届满之前,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之后续签劳动
      在劳动期限即将届满之前,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之后续签劳动合同,但这个续签并不是双方达成了一致就完了,而是要实实在在的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才行。那实践中,这个劳动合同该怎么续签呢?......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哪些争议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哪些争议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产生的劳动争议,一般需要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处理之后,当事人对处理结果不服的,才可以提起劳动诉讼。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

·离退休时间5年内不能辞退吗?
      离退休时间5年内不能辞退吗?一、离退休时间5年内不能辞退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十二条第五项,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上下班工伤认定办法条件是什么?
      一、上下班工伤认定办法条件是什么?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可以认定为工伤。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

电话咨询.|.短信咨询.|.留言咨询
©Copyright Reserverd
南京债权债务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