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没有约定利息还能主张利息吗
借款合同没有约定利息还能主张利息吗未约定利息的民间借贷,债权人不能在要求还款时向债务人索要利息。如果借款时约定了还款期限,或者虽然没有约定还款期限,但是债权人已经催告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还款的,债务人过了期限仍不还款,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支付逾期还款的利息。关于借款合同中利息的约定,民间借贷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因此如果民间借贷中未约定利息,或约定利息不明的,视为无息民间借贷,借款人在约定借款期内不用支付利息。《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对于高出借款利率限制的部分,法律不予保护。二、借款合同约定多少利息,受法律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上述的法律条文就是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约定的限制性规定,从内容来看,关于借贷双方对利率的约定,涉及两个重要的数字,即24%和36%。1、未超过年利率24%。不超过年利率24%的,是民间借贷利率的合不范围,如果超过年利率24%的,则不受法律保护。2、超过年利率36%。超过年利率36%的,则该约定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并且对于已经按超过年利率36%的标准支付利息的,则超过部分还可以要求出借人退还。3、年利率24%和36%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借款人是否已经支付了利息,如果借款人已经支付了利息的,则利率的上限可以按不超过年利率36%计算;如果借款人尚未支付利息的,则利率的上限只能按不超过年利率24%计算。4、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介于24%到36%之间的怎么办?上述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的法律条文中,确实没有直接表明,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介于24%到36%之间的如何处理,但是从条文的意思可以推论出,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介于24%到36%之间的,属于自然债务,即借款人已经按该区域内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不能再要求出借人返还;如果借款人还没有支付利息的,最高按年利率24%计算利息。结合《合同法》中的规定,在借款合同中,要是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或者对借款利息的约定不清楚,这种情况下是不得主张支付利息的。当然,若需要约定借款利息的话,也要注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做出约定。彼此之间约定的借款利率是不能超过年利率36%的。
·可能不少朋友对银行推出的个人委托贷款有所耳闻,这是为民间借贷
可能不少朋友对银行推出的个人委托贷款有所耳闻,这是为民间借贷人提供的的一个平台,方便了民众借贷,也让借贷过程变得更加安全。但在银行办理个人委托贷款,也会产生一些手续费。那么,委托贷......
·夫妻之间借钱还借款可行吗?
夫妻之间借钱还借款可以吗?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夫......
·公司合并债权人有何权利?
公司合并债权人有何权利?1、知悉权:即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3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对债权人的个别通知是合并公司作为债务人的法定义务,对于已知的债权人,......
·诉讼时效还款期限届满会怎样
诉讼时效还款期限届满会怎样(一)、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依据《民法通则》第135条和第138条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
·行政处罚罚款上缴国库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行政处罚罚款上缴国库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行政处罚的类型就是罚款。当然,这些罚款并不是直接由行政机关获得,因为我国实行的是罚缴分离的原则。因此很多人都想知......
·欠钱不还起诉后还不还怎么办
欠钱不还起诉后还不还怎么办?1、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3、债务人名下没......
·公积金可以贷款2次
公积金可以贷款2次,且第二次公积金贷款需在第一次公积金贷款还清之后再申请。需要注意的是,公积金贷款申请次数是以家庭为单位计算的,家庭中任何一人,无论婚前或婚后曾经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
·离婚如何共同承担共同债务
离婚如何共同承担共同债务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