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债权确认书必须对方签字吗
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债权确认书必须对方签字吗?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债权确认书不是必须对方签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二、诉讼时效届满的后果1、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丧失对其殆于行使的民事权利的胜诉权,同时对义务人产生抗辩权,义务人可以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抗辩权利人对其提出的履行义务的请求权。2、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而且基于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存在,义务人在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翻悔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实体权利本身已因其他原因而消灭的,则履行义务的义务人可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返还。3、诉讼时效届满仅消灭权利人的胜诉权,而不消灭起诉权。权利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不予受理。因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诉讼时效是否届满。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没有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则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确有正当理由的,则依法认定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予以延长,以便保护权利人的权利。4、诉讼时效届满后,不仅对于主权利产生丧失胜诉权的效果,而且对附属于主权利的从权利也产生同样的效果。三、一年诉讼时效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其他还有如《担保法》中规定的“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等。债权确认书肯定是由债务人制作的,目的就是要和债权人核对一下债务。关于债权确认书的写法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债权人拒绝签字的可能是债权确认书当中的条款不符合实际情况,对此,债权人的态度也不会是不管不顾会,一般和当事人进一步确认债务债权。
·丈夫借钱不能还 债权人闹到老婆单位怎么办
丈夫借钱不能还债权人闹到老婆单位怎么办在法律上夫妻关系是受到保护的,同时也是受到约束的。丈夫若为了生活需要欠下的债务,夫妻对该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若是借钱不能还债权人闹到老婆单位......
·追讨欠款公司方法有哪些
追讨欠款公司方法有哪些?如何追讨欠款?一、追讨欠款公司方法1、向债务公司注册地工商部门调取该公司注册登记资料及其全部内档资料,查清债务公司的股东及注册验资帐户及开户银行。要取得这......
·公司债权债务担保合同
公司债权债务担保合同一、公司债权债务担保合同债权债务担保合同甲方(贷款方):乙方(借款方):丙方(保证方):乙方为生产经营周转资金,向甲方借款,甲方同意向乙方发放借款,丙方为乙方的......
·最新债权债务托管协议范
最新债权债务托管协议范债权债务托管协议鉴于:1、甲方持有乙方14、62%股份,是乙方的最大股东;2、乙方负债沉重,将进行资产、债务重组,甲方、丙方愿全力支持乙方的重组;3、丙方作为......
·夫妻的银行贷款的债务如何认定个人债务的
夫妻的银行贷款的债务如何认定个人债务的1、夫妻一方婚前所负的债务。如上所述,这种债务一般属于一方的个人债务,另一方无义务为其偿还,但债权人能够证明其将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约定民间借贷的利息应注意什么
民间借贷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利息,但是要符合法律的规定。那么,约定民间借贷的利息应注意什么?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大量存在,因利息而导致的纠纷也不少,当事人该如何解决利息纠纷......
·有朋友借一百要不要打借条
一、有朋友借一百要不要打借条?
有朋友借一百要不要打借条一、有朋友借一百要不要打借条?借一百原则上也应该写借条,规范的个人借条应具备如下内容: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
·什么是挪用公款罪 哪些行为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其他的违法行为和挪用公款的行为有相似之处,例如金融机构中发生的违法发放贷款的行为,这两类行为都可表现为采用违法手段将公款借给他人使用。因此一定要正确认定挪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