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车险理赔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车险理赔标准是怎样的
1、如果双方均考虑到损失不大,到保险公司索赔太麻烦,愿意放弃保险公司的赔偿,可以协商赔偿数额。双方一致同意后,交付赔偿费,在交通事故记录文书上予以注明即可。如果达不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2、如果双方均参加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又不愿意放弃保险公司的赔偿,应当立即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报告出险,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
3、如果双方均参加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但是损失超出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就超出部分继续按照下列方式解决:
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的,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
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的,就超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部分协商解决。
4、对保险公司的理赔有异议,或者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渠道解决。
5、肇事车辆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肇事车辆按照相当于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先行赔偿。
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参照下列比例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交强险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可依下列比例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无责任的赔偿限额分别按照无责任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元;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元;无责任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100元计算。
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可依下列比例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①、机动车方负全部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部分100%的赔偿责任;
②、机动车方负主要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部分70%的赔偿责任;
③、机动车方负同等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部分50%的赔偿责任;
④、机动车方负次要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部分30%的赔偿责任;
⑤、机动车无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部分10%的赔偿责任。如果10%的赔偿款额超出了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6万元的,超出部分可以不予赔偿。
交通事故的赔偿是根据责任进行赔偿的,谁的责任大一些,谁承担的赔偿就多一些。最好的方式就是由保险公司进行处理,在保额范围之内的都是由保险公司处理的,在保额范围之外的,会由当事人自己进行补足不足的金额。
·一、交通事故伤者赔偿金怎样算?
一、交通事故伤者赔偿金怎样算?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系数×赔偿年限。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
·新车没有买划痕险剐蹭怎么办
新车没有买划痕险剐蹭怎么办由于现在的车流量非常大,所以在日常的驾车过程当中总是难以避免会遇到磕磕碰碰,甚至给车辆造成划痕的这些情况。正是因为这样,有一些司机在购买新车的同时也购买......
·按揭购车流程具体是什么?
按揭购车流程具体是什么?1.引客户在银行特约经销商处选择汽车并签订购车协议或合同;2.借款人向贷款行申请个人汽车按揭贷款;3.经调查同意后签订合同;4.办理汽车公证、抵押等手续;5.贷款人(银行)办......
·从法院移交看守所流程有哪些?
从法院移交看守所流程有哪些?(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
·一、没交保险是不是可以随时辞职?
一、没交保险是不是可以随时辞职?没交保险不是可以随时辞职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如果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办理应有的社会保险,即侵害了劳动者的利益。而一旦发......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责任方往往需要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在我国,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责任方往往需要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在我国,根据过错责任的大小不同,所要承担的责任大小也是不同的。那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怎么看呢?为了解决您的问题,我们特意......
·车险残疾赔偿金如何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车险残疾赔偿金如何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一、车险残疾赔偿金如何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车险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伤残系数,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
·交通事故民事诉讼期限有多久
一、交通事故民事诉讼期限有多久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